|
安徽作为中部欠发达省,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的改革排头兵,譬如分产到户、譬如前几年的医改、譬如去年搞的区划大调整,一个个都得到肯定。安徽人敢作敢当的改革开放精神可见一斑。
区划调整后,合肥作为一个中部城市,地域及人口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,经济总量上来了,再也不是以往的经济落后城市形象,城市发展规模可与南京武汉相媲美,正式向国际大都市行列迈进。合肥的未来充满希望。
但是本人认为,合肥在区划调整工作上做的还不够彻底,首先是合肥这个地名,可谓太俗,我在外地都懒得说我是合肥人。合肥——意思就是两个胖子合在一起,胖子在若干年前是富态的表现,说明生活比较富足,社会地位相对高尚,是人人羡慕的对象。而现在,肥是丑陋的代名词,是不健康的表现。有人喊我胖子我心里都自卑,我还在为减肥而奋斗。另外还有合成肥料的意思。而我们安徽的首府却还在以肥为美,出门自我介绍时还骄傲地递上名片,然后对方来一句:“是南京边上的合肥吧?”真是让人大跌眼镜。
地名虽然只是一个代号,或者说只是一个文字符号,但它具有信息能量,一个恰到好处的名称,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与时俱进,是受地域文化影响的高雅文化,应当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,是一首内涵丰富的好诗。它能给我们好的暗示导引,给我们增加能量,激励上进,使我们奋发图强,力争上游,为我们的事业成功助一臂之力。周边的大城市像南京、武汉、、杭州,郑州,哪一个读出来不是掷地有声,哪一个读出来不是余音绕梁。充满着睿智、在百姓的心目中怎一个大字了得。
关于合肥改名,很多网友都提出一些看法,我个人认为合肥改名巢湖最恰当不过,由于全球水资源的缺乏,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湖在全球都不多见,可见当年领导撤并巢湖之高瞻远瞩,现在的合肥规划方案,基本上都以巢湖为中心。合肥市政府打造巢湖大旅游的决心和举措大家也有目共睹,省委省政府也将迁往滨湖新区,合肥老城区成了大合肥的一个片区,过去合肥发展由几大新区延伸,如今规划是以巢湖为中心,这就是未来的大合肥,现在的公路建设,主要是环巢湖,合肥与现在的巢湖市公路并网。现在很多外地人不怎么知道合肥,但五大淡水湖巢湖都知道。
巢湖是一个区位独特的地方。在共和国的版图上,很少有哪个城市能像她这样,襟江而又拥湖。大江大湖在这里交汇,江南江北文化在这里集聚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她造就为江北的“鱼米之乡”,历史的烟云赋予她丰富的名胜古迹,长江巢湖之水哺育出一辈又一辈历史名人,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贵的自然和历史遗产,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名胜文化资源,合肥虽说历史久远,其实一直是个小城,当年省府迁往合肥,有他一定的历史原因,但是今天有合肥撤并巢湖的英明举措,说明他还是在与时俱进。
改名和区划调整一样,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,但为了我们的省会有更长足的发展,适当地牺牲换来长远的利益,我想也是值的。韩国首都汉城改名首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改名本身来说就是个炒作,好的炒作对提升城市形象来的非常快。
近年改名城市
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,改为芒市
湖北襄樊,改名襄阳
湖南大庸,更名张家界市
四川灌县,改名都江堰市
福建崇安县,改名武夷山市
四川南坪县,改名九寨沟县
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,更名石林彝族自治县
云南中甸县,改名香格里拉县
安徽省屯溪市,改名黄山市
云南思茅市,改名为普洱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