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巢湖被拆分以后,大街上出现了一条条隔离护栏,走在巢湖大街上仿佛置身合肥的感觉,合肥的一些治理城市的方法被生拉硬拽用在了巢湖,首先肯定的是隔离护栏可以规范车辆的行车秩序,遏制各种车辆随意掉头、占道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,而且使交通事故有了大幅下降,但带来的负面作用可真不能小看。
首先设立隔离护栏后,将大量的行人过街需求忽视,行人翻越护栏、集体闯红灯现象严重,机动车逆向行驶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逆向行驶机动车道现象更加严重。隔理护栏在长达数百米的数段下没有一个便利道口,而一些残障人士,过马路必须多行驶数百米或将近一公里的路程。巢湖论坛上反映的“住嘉正国际,到半汤上班,门口路给护栏拦上了怎么出门才不算逆行”等等问题,治理交通的办法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办法,尽量的进行疏导,而不应该是堵!
巢湖在没撤市之前也搞过隔离护栏,没起到什么作用后来也拆了。人民路那么人多的地方没有安装护栏,交通状况并不比安了护栏的路段差。巢湖的交通硬件和合肥没法比,照搬合肥的方法不一定科学。比如合肥有人行天桥,关键地方也方便行人过马路,而巢湖有吗?
合肥是个治理很不成功的城市,上行下效合肥是太不应该了,说合肥城市治理不好,最简单例子如合肥的黑头车,前两天在合肥长江路打的,等了十分钟没见空出租车,我数了一下倒有八辆黑头车停下询问我去哪,那个猖獗程度,可见城市治理之一斑。
再一个拆除理由就是就是——巢湖太小了。巢湖被撤分之后,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复存在,下面原来各县来办事的没了,客流量严重减少。一万多作为主流消费的干部家属走了,这一人群拥有多少车辆,大家可以算算。这么小的城市搞防护栏意义真不大。
巢湖交警现在口碑最好,深得民心,现在也正在为各个路口的红绿灯进行更科学的设计和改造。护栏有利有弊是肯定的,但公共利益的投入应倾向于广大群众,无车(机动车)族的普通群众是大多数,应该是管理者重视的人群。
拆除护栏肯定有阻力,支持护栏的人肯定也很多,最起码护栏对机动车驾驶员利大于弊,但不管拆还是不拆,都应该加强市民安全教育,增加市民安全意识,加强交通管制,建设一些人行立交桥,尽量让红绿灯和护栏设置更科学,更合理。 |
|